8年老亿乐社区赞最新下单网址:https://sq.mubail.cn  ,请猛戳这里→点击跳转

界面新闻记者何柳颖

界面新闻编辑王姝

1995年1月1日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作 。自此,全球化发展加速推进 。30年后,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 ”政策掀起轩然大波 ,世界贸易陷入紊乱。

“对等关税 ”政策宣布至今已持续一个月,我国外贸行业迎来一场深度考验。目前商家对美业务受到了哪些影响?要不要尝试转口贸易“曲径救市”?还是要投入人力 、资本开拓新兴市场?在困难之际,金融支持会不会削弱?这些 ,都成为了外贸企业的悬顶之剑 。

大家都在寻找答案,以及解法。

影响几何?

据央视新闻,4月2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展示签署后的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5月2日起,美国又正式取消对华小额包裹免税政策 。

【深度】摸查进行时!关税冲击下,金融机构应考  第1张

大棒挥下,外贸行业迎来一场大考。

“本来有‘几票货’要发去美国的 ,结果第二天关税提升到125% ,柜子都做好了,全部卸下。 ”浙江某外贸公司负责人刘安(化名)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

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刘安正在广交会二期展会上忙碌着 ,他告诉记者,“本来有客户买了机票要来,又取消了 ,要在这样的高关税背景下谈业务,其实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另一边厢,在义乌经营进出口公司的戴雄亦在发愁 ,“交完手头上的货,其他暂时不会再交了。如果客人‘不堪其重’,货物抵达后不收货怎么办 ,我们在美国的客户主要是商超客户,一般都是先交货后付款 。”在“关税战 ”之前,其公司对美业务约占40% ,是占比最高的市场。

形势多变的当下 ,戴雄一边与客户沟通怎么处理订单,一边选择观望,“短时间的订单损失 、利润损失、经营损失都可以承受 ,我们最担心的是,‘关税战’缓和后,客户却丢失了。”

对于已经在海外设厂的公司而言 ,选择要更多一些 。

佛山一家外贸公司总经理林凌(化名)告诉记者,其公司对美业务占比约30%,“但我们有泰国工厂 ,因此影响不大,(订单)都转到泰国工厂了,基本是‘无缝衔接’ 。”

5月5日 ,界面新闻记者再次向林凌了解情况,其称,“美国客户目前还是叫停的状态 ,但是也没说货不要 ,只能等政策调整了,我们面向欧洲市场的还是佛山发货。 ”

与此同时,内销以及美国之外的市场起到了一定的补给作用。

“公司目前的业务订单受到的影响不大 ,我们很早就布局了内销品牌,也在两年前开拓了欧洲和俄罗斯的订单市场 。”东莞某服饰公司负责人陈琛(化名)亦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我们美线做得不多,所以(影响)还好。”另有外贸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

以上画像基本符合某股份行的调研结果。该行一项对美出口客户的调研显示 ,有35.1%的企业认为受中美加征关税影响较小,主要因为其对美出口占比较小、产品可替代性较低或在美国本土有分厂;32.8%的企业认为影响一般,这类企业基本产品利润较高 、积极拓展非美国际市场或已在海外建立分公司;另有31%的企业认为加征关税影响较大 ,主要因为对美出口占比较大,未开拓国内销售市场或以跨境电商等形式出口美国。

界面新闻记者多方了解到,近日多家银行都开展了企业摸查工作 。某国有行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其所在分行在4月上旬安排了企业摸查,包括客户的出口业务占比,对美贸易占比以及国际结算情况。某城商行人士也告诉记者 ,银行有安排企业排查。

“我认为排查是应该的 ,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目前银行的态度其实也没那么紧张,毕竟这次(‘关税战’)的影响要显现出来 ,我认为起码还要三个月到半年 。 ”戴雄表示。

除了上述银行,多家金融机构都分享了近期的调研数据。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方面表示,初步估计约有10%-15%的企业客户全年营业收入将因“关税战”影响呈现不同幅度下降 。

从行业看 ,建行深圳分行认为,从短期看,出口导向型(特别是电子、机械、纺织行业)企业受影响程度将取决于企业对美出口份额的多寡 ,但总体上不可以避免出现销售收入明显下滑 、还款能力下降等情况;对于原材料依赖于从美国进口的生产型企业,以及从事对美进口贸易的批发零售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同时基于我国对等的关税反制措施 ,进口物品的价格成本必将抬高,生产经营成本将大幅上涨,同样会促使企业面临经营困难 。总体上 ,进出口两端都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冲击。

从长期看 ,建行深圳分行认为,中美贸易战加速优胜劣汰,促使企业加快升级转型 ,加大研发投入、加速自主创新,寻求技术自主可控以避免被“卡脖子”。同时由于终端销售市场将被迫逐步转移,对美形成业务脱离 ,转型期间部分企业将面临经营困难而退出市场的风险 。 

会“抽贷 ”吗?

“最近很多银行都在摸底,我们担心出现‘抽贷’的情况。 ”陈琛告诉记者,他最担心的是融资端。

“我们对银行有融资需求 ,会担心在这个节骨眼上对我们的融资支持有调整或者中断 。”戴雄也表示。

对于抽贷、断贷的担心,央行以及其他多家金融机构就给予了明确表态。

4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精准加力稳外贸 。指导金融机构对外贸依存度高 、暂时遇到困难、产品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保障合理融资需求。

5月7日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将推出八项增量政策,其中就包括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服务 ,全力帮扶稳定经营 、拓展市场。

李云泽在会上还分享了一组数据,无还本续贷政策自去年9月扩围以来,累计为中小微企业续贷4.4万亿元 ,更好满足了企业接续融资需求 。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金额同比增长15.3%,为稳外贸提供了有力支持。

浙商银行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变动影响 ,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环境,对服务的外贸企业情况进行摸排并积极支持出口企业应对关税挑战化解风险。

“无论未来情况怎么不明朗,我们都必须做好托底的准备 。”浙商银行金华分行副行长朱巍强调 。

建行深圳分行表示 ,将加强对全球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研判,关注进出口依赖性强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变化,对短期受冲击但基本面健康的客户提供帮扶措施 ,为企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持续帮助企业“走出去 ”,参与全球竞争。

相较而言,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而在美国正式取消对华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后 ,中小企业作为跨境电商的重要参与主体更是踬蹶难行 。

受影响的是一个庞大群体。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曾于2024年5月提供过一组数据,根据各地初步统计,全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 ,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超1000个。

广东某跨境电商产业园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就目前的平台数据,我们近期已经没有对美出单了 ,商家在(加税政策)生效前已经尽可能地都把货发过去 。”

该名负责人还称,目前跨境电商的商家的一个选择是“能迂回就迂回,从其他国家再入境美国”;另一个选择是考虑自建海外仓。

针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困境 ,金融机构给出了一套扶持措施,释放出强烈的支持信号。

比如,在中美关税政策调整之初 ,浙商银行金华分行为小微外贸客群量身定制了“中信保小微善数贷 ”场景集群 ,以纯信用形式发放,基于客户上年度出口收汇数据核定信用额度,还能根据中信保投保情况增加授信额度 ,最高可达500万元 。此外,浙商银行金华分行创新产品,为义乌某进出口有限公司办理系统内首笔跨境电商贷 ,提供信用贷款300万元。

中行深圳市分行强调,提供跨境电商出口收结汇服务,重点关注跨境电商客群的出口收结汇业务需求 ,持续加大对海外仓客户的综合金融支持。

工行深圳分行表示,将通过与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及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合作,为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多元化服务 。同时 ,基于亚马逊等平台交易数据,针对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推出“跨境电商贷”,给予最高5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 ,在利率方面也将提供差异化支持。

建行深圳分行也推出“跨境快贷”便捷融资服务 ,通过海关单一窗口、建行“惠懂你 ”APP等端口,为小微外贸企业提供全线上 、无低押 、低成本的专属贸易融资支持,单户额度最高200万元 ,融资期限由原来120天扩展至最长可一年,利率由原来3.85%下调至3.45%,申办周期最短可压缩至一天。

保险方面 ,近日深圳财险业六家机构共同签发全国首单“跨境电商保”保证保险,标志着保险创新服务跨境电商深圳试点正式启动 。

“(金融机构支持)力度还是挺大的,(目前)我们很正常 。”近日 ,界面新闻记者再度采访陈琛,对于抽贷一事,他已消除了担心。

海外设厂?

时针拨回到2018年7月 ,彼时美国政府正式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中方反制措施同步展开,双边关税战打响。

戴雄向界面新闻记者回忆称 ,自那以后 ,他接触的部分合作厂家就陆续在东南亚等地设立工厂 。

另据了解,这也是欧美商家对中国厂家的偏好要求,“在政策前景不明确的背景下 ,部分欧美商家为了保证供应链安全,也会要求常年合作的中国供应商能够完成东南亚的布局,确保供应链安全。 ”越南涉外律师杨济宇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正如前文所述 ,对于已在海外设厂的商家而言,供应链韧性要更强一些 。但是,美国政府的“对等关税”正干扰着这些安排。

4月2日 ,美国政府宣布对从越南进口商品征收46%的“对等关税”,措施将于4月9日正式生效。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包括越南在内的超75个国家暂停征收“对等关税 ”90天的决定 。

对于已在东南亚设厂的中国商家而言 ,朝令夕改的不确定性带来了一定压力,但也只能“做好手头的工作 ”。

早在2013年,黄辉涛经营的工厂就跟随富士康的投资转移到越南 ,如今他是越南腾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介绍 ,公司主营包装材料生产业务,由于中美“关税战”以及越南“90天暂缓期”的落地,许多中国客户选择将订单转移到越南 ,近期公司业务量出现了显著增长 。

他告诉记者,在美国政府宣布对越南征收“对等关税 ”后,并没有过多焦虑 ,“政策的事情左右不了,只能继续做好业务”,现在的状态是“紧盯政策变动 ,(对于美越关税谈判)目前还是持相对乐观态度”。

要在海外设厂并非易事,市场调研、选址设厂、购买设备 、员工招聘等将带来一笔不小的投入,但在关税政策的“倒逼 ”下 ,这似乎又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选择。

“2018年特朗普上台之后,许多企业开始考虑到越南设厂,或者找一个代工厂 。我那时候接待了很多客户 ,他们刚开始想法都一样——对于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感到非常恐惧 。但经过一年时间摸索之后 ,他们感觉到越南还是很适合发展生产制造业,因此有许多上市企业都有到越南开拓新工厂,这些公司的投资也很大 ,达到上亿级别。”黄辉涛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新一轮“关税战”下,考虑到海外设厂的商家越来越多 。

“我们目前的计划是‘举旗南下’,可能会在马来西亚或者泰国建设一个工厂 ,不是那种小的工厂,而是产品要符合ECO(电子原产地证书)。走是一定要走的,至于走到哪里 ,我们还在思考,毕竟不确定‘关税战’会蔓延到什么国家、地区。 ”刘安谈及 。

不过,对于走出去 ,许多商家也有顾虑。“很多人选择在越南、在柬埔寨实现部分生产,虽然当地有当地的优势,但目前很多新兴市场还无法形成系统的 、完善的产业链。”戴雄表示 。

需要指出的是 ,要完成产业布局 ,金融支持极其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金融机构有望进一步发力。

“在越南投资设厂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据我了解 ,企业还是更倾向于与越南本地银行合作,一方面是越南吸引了很多外资,拥有较多热钱 ,银行放贷意愿高 。另一方面,企业日常经营中可能会涉及到使用越南盾支付,在越的外资银行由于网点问题 ,在此领域并不具备优势。”杨济宇表示。

黄辉涛也向界面新闻记者回忆称,“刚到越南的时候,我还特意跑到某国有行开户 ,但中资银行通常只在河内等市中心设置网点,工厂基本都在郊区,每次去都得花两个小时 ,中间还会堵车 ,很不方便 。后来我们就放弃了,现在更多的金融支持还是来自越南本地银行 。 ”

黄辉涛告诉记者,如果中资银行能对他们给予更多更便捷的融资支持等 ,“我们会很期待、很欢迎”。

转向新兴市场?

从终点市场看,对美贸易阴霾几度出现,要不要转向新兴市场?

“美国是个消费大国。”有外贸人士如此感叹 ,言下之意是,要“割断 ”这部分市场的确不容易 。

并且,要在新的市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也有许多屏障。“任何公司都希望拓展业务量,我们之前也想开拓日本市场,参加了一些日本的展会 ,拿到了客户名片,但后续业务并不好展开,包括语言、交流方式 、合作习惯等等 ,都不一样。 ”戴雄表示 。

针对不同市场的产品类型、品质也不一样。“不同区域的客户对于产品细节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如果匹配不了,你就无法成为他们的供应商。”戴雄称 。

即便困难不少,仍有不少商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并取得了成效 ,这从贸易数据可得以印证。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4个月,我国对周边国家进出口5.1万亿元 ,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其中,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中亚五国进出口分别增长9.2% 、9.9% 。

数字之下 ,是一众个体。广东某外贸企业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其公司在2012年开始攻略南美市场,目前业务占比已达到40%。

金融机构是其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与见证者 。 比如在2024年 ,交通银行开立涉外保函业务量同比增长 99.37%,其中,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涉外保函业务量同比增长115.10% 。

对于企业走向新兴市场 ,金融机构正给予多方支持。

中行深圳市分行表示 ,目前企业对银行的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协助拓展新兴市场、支持企业出海布局等领域。该行将结合外贸企业当前应对举措,在助力企业拓展新兴市场、服务中资企业出海布局等方面 ,全力做好“稳外贸 ”金融服务 。据了解,该分行在2024年面向“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举办新兴市场货币走势市场分析会五期 ,累计邀请参会客户约190人次,切实帮助企业走向新兴市场。

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崔京涛表示,针对关税大战对外贸企业带来的挑战 ,分公司一方面提升美国项下案件的处理优先级,加快案件处理速度;另一方面通过提升限额满足率及限额审批时效支持企业积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东盟国家 、RCEP成员国扩大出口规模,对冲美国市场加征关税对外贸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建行深圳分行表示 ,将主动对接外贸企业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出口转内销、拓展“一带一路 ”等新兴市场、调整境外供应链布局等,通过加大贸易融资供给 、提供“走出去”综合金融支持、提升国际贸易便利化服务水平等方式 ,积极支持外贸企业应对关税冲击 。

支付机构同步转移?

贸易后端 ,是支付与结算环节。

“关税战”打响至今,支付环节是否已感受到市场变化?“具体影响还有待观察,毕竟支付属于后端 ,在时间上会有延迟。 ”有跨境支付业内人士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

该名人士谈到,“关税摩擦带来的压力必然存在,但若美国方面在关税政策上持续施压 ,那么卖家可能会更多地通过转口贸易进入美国市场,这预计会带动支付业务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若计划在墨西哥、越南等新兴市场安排人员队伍以及建设基础设施 ,相关投入不会少。”

“因此,决定要不要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还要看关税政策的具体落地情况以及时间长短 ,以此考虑是否值得跨境支付公司大成本投入其中。”该名人士强调 。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若中美关税摩擦持续,跨境支付机构将加速开发其他地区 ,企业转向东南亚 、欧洲、非洲等市场 ,跨境支付需支持多币种结算和区域化要求,可能推动全球跨境支付从全球化向区域化转型。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尽管关税摩擦会对部分市场的跨境贸易产生一定影响 ,但中国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全球多元化、多币种交易趋势明显,这将为跨境支付企业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

基于此 ,刘斌预计未来区域性跨境支付平台会不断涌现,“在当前的形势下,金砖国家 、一带一路国家以及中国和东盟、南美、非洲等地区的区域性跨境支付系统会受到高度重视 。 ”

而在结算环节 ,汇率波动是外贸企业和支付机构经常面临的问题 。

受“关税战”影响,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走势波动。5月9日下午,美元指数在100关口上方浮动。4月 ,美元指数下滑4.37% 。

人民币方面,5月9日下午5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走强 ,报7.23左右。“二季度 ,外汇市场或持续迎接‘贸易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风险交互反馈的挑战,人民币汇率高波动阶段或刚刚开启。”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所长芦哲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

为帮助企业应对汇率风险 ,金融机构多措并举,向其提供外汇 、结算支持。

中行深圳市分行表示,发挥全球化经营优势 ,根据不同国家的营商环境、金融环境,制定综合金融服务系列方案,涵盖开立账户、跨境结算 、融资服务 、汇率管理方案等方面 ,为出海企业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2024年境内机构国际结算量、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分别超过4万亿美元和16万亿元 ,均居市场首位;跨境电商结算规模同比增长约40% 。从中可一窥跨境支付的流量之大。

浙商银行表示,针对外贸企业在汇率避险等方面的痛点,推出了“浙商数据保 ”“浙银全球交易宝 ”等产品 ,兼顾外贸企业在汇率避险过程中对高时效与低成本的双重诉求 ,提升企业外汇套保水平。关注外汇衍生交易类产品,对汇率敏感的行业积极采取相关汇率风险规避举措;进一步丰富外汇金融产品,助力企业落实汇率中性策略 ,帮助企业汇率避险 。同时,积极开展中小外贸企业汇率避险期权业务费用补贴活动,借力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激励引导作用 ,帮助企业持续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工行深圳分行也表示,高度关注关税带来的影响,为企业在账户、结算 、融资、外汇管理等方面加大金融支持。

对于当下的汇率风险 ,戴雄称,“并不会太担心,银行会向我们提供套汇工具 。”

金融机构自身压力?

一方面 ,金融机构扮演着重要的托底角色,另一方面,他们也承担着一定压力 。

“美国实施对等关税 ,对全球经济金融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从降低融资等金融服务需求,加大金融市场波动增加金融风险防控压力等方面影响金融机构,增大金融机构经营压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尤其在近日央行宣布降息后 ,“银行业净息差处于低位,目前仍然面临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问题,需要择机降息 ,后续净息差仍然有下行压力 。 ”娄飞鹏称。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当下的稳外贸工作,不仅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 ,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增值项。

正如朱巍所言,“我们为企业提供的一站式服务,给企业提供了便利 ,是当前作为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契合我行善本金融的理念,虽然增加了自身的压力和成本 ,但从长远来看 ,也能为我们自己带来收益 。”

从必然性看,“稳外贸促合作,推动开放型经济升级 ,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增强服务稳外贸的主动性,优化外汇业务和跨境人民币业务便利化政策,加快产品服务创新 ,增加服务供给,畅通金融血脉,满足更多中小企业和贸易新业态发展需求 ,保障外贸企业收汇安全,降低融资和交易成本,从而增强外贸企业竞争力。”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

从增值性看 ,“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应加快优化全球网络布局和服务模式,为中小企业出海拓展业务提供有力支持。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服务企业出海的模式不同。其中 ,大行的海外布局相对较完善 ,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汇率风险管理 、投融资、资金结算等 。而中小银行可通过与海外代理行合作,在做好国际结算业务的基础上 ,加强境内、境外业务联动,同时要注意防范国别风险。 ”董希淼补充道。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长期而言 ,本轮“关税战”会为银行业带来发展机会 。

青岛银行副行长刘鹏近日在业绩会上表示,本次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加征不合理关税,我们认为短期会对外贸进出口产生一定冲击 ,长期来看会加速产业链重塑升级,企业“出海”需求将日益增加,对商业银行来说挑战中蕴含着机遇 。

8年老亿乐社区最新下单网址:https://sq.mubail.cn  ,请猛戳这里→点击跳转